“三问三勤三多”铸造参政议政风采――记九三学社中央优秀社员沙瑞新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熟悉他的人喜欢称他一声“沙法官”,这个称谓,有着一种严谨而别致的亲切,无论年长年幼,和他交谈都感觉热情投缘,他也喜欢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他身上体现出九三学社社员团结民主的鲜明作风。
他叫沙瑞新,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官管理办公室主任,2004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淮安市委委员、科技一支社副主委、信息员。
在司法部门工作的沙瑞新,对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工作有着特别深入的认识。用信息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辨析问题、提出建议,恰是他参政议政工作成果的一个侧面。担任九三学社淮安市委信息员以来,他撰写各级各类信息100余篇。在2007年,根据工作实践,经调查研究,他报送了社情民意《对完善行贿犯罪立法的几点建议》,该信息报送给九三学社中央,受到重视。而自2009年底以来,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撰写信息多达69篇,被九三学社中央采用17篇,被九三学社江苏省委采用43篇;另有1件课题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参政议政课题招投标中中标。
这些年来的努力使沙瑞新的参政议政工作有了自己的特色,也获得了九三学社中央的肯定。2010年,在建社65周年之际,沙瑞新被九三学社中央表彰为优秀社员,这是九三学社中央近五年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评选。
“作为‘信息大户’,要能提出更多更有质量的意见建议,做为党派成员,要对参政议政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增强建言意识、加强履职责任,与别的社员同志相比,与组织上的要求相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沙瑞新说。
除了信息工作成果丰硕,沙瑞新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学、致力于行,“学与行”相结合,时刻用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用参政议政成果来检验学习成果。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为他从事信息工作增添了动力。
谈到参政议政工作的感悟,沙瑞新还有精妙的“三个‘三’”体会:即思想认识上做到“三问”,工作方法上做到“三勤”,从而达到工作成果上的“三多”。
“三问”是为什么要参政议政履职的体会。第一问:加入民主党派是为了什么?沙瑞新说,不是为了找个地方开会,也不是为了有个炫耀的资本,更不是仅仅为了交几个朋友;于各党派而言,是为了吸收更多优秀的党外同志。于个人而言,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政治归属,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第二问:加入民主党派究竟能做什么?沙瑞新谈到,民主党派成员的主要职能就是参政议政,只有在参政议政中才能体现党派的价值,也只有在参政议政中才能体现党员的价值。加入民主党派的每个同志都不应当问党派能为我做什么,每个同志的必然选择是:参政议政。第三问:加入民主党派最适合做什么?参政议政的内容很多,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作为一个普通九三学社社员,最好的方式就是撰写信息。首先,写信息呈现的问题直接而简明快,可以为民情呼吁、为政府建言;其次,写信息本身就是学习,最适合爱学习的人;另外,作为法官,接触信息的渠道多我也愿意多写信息。”沙瑞新作出这样的解答。
“三勤”是探讨如何参政议政的体会。第一勤:勤调研学习。首先是多看报纸,学习党政要闻,关注民生热点,大多数报纸都有时政与评论版,这是信息的最好来源。另外,各种专业杂志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将专家的观点深入领会,转化研究就是信息。网络也是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我每天学习都在2小时以上”沙瑞新坦言道。第二勤:勤思考探究。多看一些代表委员写的信息建议,就知道了什么叫参政、信息提案怎么写。还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专业特长,这样一来写出来的信息才能保证深入透彻。第三勤:勤动手书写。沙瑞新说:“许多九三社员包括我本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经常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写几篇社情民意,到年底一看还是光头,所以关键还是在动手。一方面有了好的建议想法要随时记下来,成熟的时候再完善;另一方面要挤时间,我主要是利用周末与业余时间。”
“三多”是什么?沙瑞新说,有了“三问、三勤”,“三多”就水到渠成。
一是认可度多了。有些基层党派成员在加入民主党派后,有种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感觉。通过积极的参政议政,与基层群众接触多了,与其他同志接触多了,作为党派成员的归属感更强了、认可度更高了。二是成就感多了。沙法官说:“看着一篇篇社情民意被采用,一件件建言提案得到落实,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三是参政议政的热情更多了。“工作有了成就,成绩得到认可,心中参政议政的热情更加勃发。九三学社淮安市委的信息工作一直在江苏省位于前列,是每一位社员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能作出一点贡献,倍感自豪。许多领导同志工作那么忙,还在撰写各类信息提案,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大家都能象他们那样,相信更能开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新篇章。”沙瑞新动情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