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淮上“怪才”赵玉龙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偶遇玉龙先生,观行、听言、见艺,顿知艺途有道,独具匠心。
        一堆红,一堆黄,一堆蓝地在宣纸上东涂西抹,随意挥写,大胆、泼辣、浪漫的幻化出许多足具诡异味儿的花鸟画。一堆石头,几把刻刀,方寸天地之间亦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什么武术、戏曲、小品、相声、编剧、导演,信手拈来,让人目不暇接,心悦诚服。三朋五友相聚,谈诗论画,挥毫泼墨,不亦乐乎。来几个空翻跟头,讲一段小品笑话,即也让人忍俊不禁,捧腹不止。
        玉龙先生少年习武,练就了好的身体。一次同小伙伴去游泳,站在近30余米高的大运河桥拱梁上跳下,创下了至今跳水“运动员”没有打破的“世界纪录”,而闻名乡里,成为美谈。胆大心细铸就了玉龙先生今天在艺术上无拘无束,游仞有余的境界,与不骄不吝、谦逊大度、豁达开朗的性格。
        孔子在《子政》篇里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个用场,而应该博学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玉龙先生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用智慧从自身的深度上开掘前人未能达到的新境界、新风格。难怪淮安人戏称其为“怪才老赵”。
       目前艺坛上,能画者复能书法者不多,亦有善书者,其诗文也少有个人心得。能书、能画、能诗文、印章者就了了无几了。尤其是玉龙先生治印,一改表面漂亮韵味的甜俗,而追求用笔新奇而韵致、遒举、飘然和形、神、力、意的统一,显得极为自然。玉龙先生的印风又如山中流出之泉,水中游荡之鱼,天空飞翔之鸟,而不见故为安排之痕,雕琢之迹,表现出了真情实感的节奏。看他的中国画《鸡冠花》,用笔爽利,用墨放荡,用色淋漓,三下五除二,来个速成之做,再作它一首打油诗,信手题在画上:“黑枝黑叶黑泥巴,黑气腾腾手乱抓,黑里偏偏出富贵,黑窝拥出大红花。”管你的忍耐性有多大,你能做到笑不露齿?那才怪呢!如此等等,能把诗、书、画、印集为一体,实在是难能可贵。
        一个真正的优秀艺术家,必须把绘画、书法、文学这几者统一起来,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品位的提高。这也是玉龙先生不断探索、实践、锤炼、积累和逐步成熟,走向个性化、多元化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作品本身,都是个性化和自由感受的未定实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多元化、个性化,中国艺术的发展就越有优先选择的自由和丰富的表现力、冲击力,这也是我从赵玉龙先生身上得出的一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