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有感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乃执政党的生命线所在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有感


九三学社淮阴师院支社主委 张德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其中涉及党的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约4500字左右,言简意赅,高屋建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乃执政党的生命线所在,忽视或弱化这一认识及实践,一个政党就不可能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不可能走得更远,在中外历史上,纵横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极为深刻。众所周知,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组织,为辛亥革命以至民国的创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亦与中国同盟会的涣散与无力密切相关,就其由,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作为同盟会的最高领导人—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但长期以来对同盟会的建设着力不多,因而其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持续的生存能力丧失,革命事业很难再上台阶。再如,我们曾经引为榜样的前苏联执政70余年后垮台,无论如何归因,但其自身放松或忽视建设,与其信仰渐行渐远,丧失执政地位乃必然之势。因此,学习“七•一”讲话,更觉得中共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高瞻远瞩,讲话所体现的几方面的“意识”发人深省,对中共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深远影响。
    其一,危机意识。讲话中提到的执政党面临的四种考验与四种危险,体现了中共居安思危极为清醒的认识与极强的危机意识。
    其二,实践意识。中共90 年的曲折发展历程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亦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
    其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亦是一个执政党的灵魂所在,创新意味着与时俱进,不教条,不僵化,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或实践等许多层面的成就即最好的注脚。
    其四,民本意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建设之源与归属亦当以此为准绳,这是执政之基。
    最后,制度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保障,按章办事,依法执政,革命与建设才能健康发展,党的曲折发展史,其经验与教训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思考、规划及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熟的、有信心的、有能力的执政党,能够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