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关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关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认识
张德顺
九三学社淮安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更被赋予时代内涵。新时期下继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对于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这里仅就个人思考浅谈对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体会。

    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性

    (一)中华农业文明的历史烙印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农业文明曾经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农业文明或农耕文明中,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土”结有不解之缘,对土地的热爱与眷恋之情根深蒂固、刻骨铭心,即使移民海外客居他乡的华侨华人,也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叶落归根”即是其心灵的真实写照。在农耕社会里,在儒学思想的长期熏陶下,广大民众实家国不分,恋土、顾家、爱国,融为一体,这种情怀由来已久,不管时势如何风云变幻,人生几多曲折和坎坷,民族国家几多沧桑,农业文明铸就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由此形成的民族精神亦深深扎根而坚不可摧。
    (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历史悠久,这在人类所产生的各种文明中亦是独一无二的。众所周知,人类已出现的各种文明可谓命运多乖,几多不测,不是中断即或灭绝,而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俗话说,不禁风雨何以见彩虹。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亦非一帆风顺,但曲折与坎坷更能历练一个民族的坚毅与韧性,同样,经过血与火的历练与洗礼,中华文明更彰显其沧桑与厚重,成熟与睿智,活力与魅力,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亦更形增强。中华儿女亦在这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培育和熏陶下,倍加珍惜与感恩,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亦会历久而弥坚。悠久的历史积淀包括静态的壮美山河、丰厚的物质遗产,更有在这壮美山河上世代劳作的各族儿女动态之美所形成的民族精神。简言之,几千年文明积淀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的渊源所在,它是一条精神纽带,联系着历史与未来,激励与指引着中华民族继续在和谐社会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开拓进取,一往无前。
    (三)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近代伊始,东西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古老的中国发生激烈的碰撞。中华民族遭遇从未有之强敌,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代社会的深刻裂变为中华民族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设定了两大命题----民族独立与经济振兴。在这多事之秋,中华民族禁受历史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为完成上述两大命题,中华儿女矢志求索,前赴后继,其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亦在这特殊的动荡时局中更加突出的彰显出来,中华民族业已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弘扬与光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强敌入侵与深重的民族灾难,各族儿女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个人利益与国家兴亡有机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的巨大成就。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是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所作出的历史必然选择。爱国主义传统与民族精神在这特殊的历史时空中得到升华。

    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实践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源于实践并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与丰富和发展。同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的产物,爱国主义绝非空泛说教,它是各民族中华儿女世代团结奋斗、勤劳拼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辛勤劳作,透过“平凡”的日复一日的劳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宁静的辛勤耕耘中表现出对和平及理想生活的憧憬,表现出团结统一的厚重的爱国情怀,正是这一伟大的实践凸现出民族精神的光辉。
    勤劳与实践锤炼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勇往直前、进取开拓的意志品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是中华儿女从事伟大实践的巨大载体与广阔的舞台,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层出不穷被创造出来,令世人赞叹。万里长城、大运河、三峡工程、万里长征、载人飞行、两弹一星,等等,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的能动性与创造力。
    在战乱年代,尤其是近代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战的伟大实践,表现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勃发与升华,她如号角激发人们的民族斗志与大无畏的实践精神,为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努力。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表现了泱泱大国不卑不亢、宠辱不惊、开放与包容的气度与非凡的智慧。六十余年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取得的成就,赢得世界的瞩目与敬佩,东方的中国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 凝练,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形强固。

 

    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这也充分说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开放性品质,凸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特质。
    几千年中华文明与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各族人民在实现民族团结、融合的历史过程中,为维护民族统一、领土完整,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在抵抗外侮共克时艰的斗争中,共同培育与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品质,由此,我们才能充分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永久的魅力。每个时期皆会有其相应的时代精神,但这一时代精神亦都会有民族精神的内核作为基本支撑并贯穿其中,同样,民族精神亦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而得到丰富与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品质,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活力,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亦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勇于与善于创造的民族,亦能够在民族危机、社会转型及许多历史转折的关头,以大无畏的创造精神与实践,力挽狂澜,使国家与民族转危为安,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一点在现当代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更有深刻的体现。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抑或和平建设时期,中华民族在中共的带领下创造的奇迹与形成的时代精神,大大丰富与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等,无不昭示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成为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