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赋能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九三学社江苏省农林委员会调研盱眙陡山村特色林果产业
近日,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农林专委会主任、江苏省林科院副院长王保松、九三学社江苏省委调研处处长常磊带领社省农林委专家团队赴盱眙县陡山村,围绕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现状、技术瓶颈及成果转化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走访种植户、技术指导和对策研讨,为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九三智慧”。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远涵,副部长、县侨办主任杨波,九三学社盱眙县支社主委谈晓芳,天泉湖镇和陡山村相关负责人以及支社部分社员参加了此次调研。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特色林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此次调研主要围绕盱眙县陡山村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解决农业生产难题进行田间地头实地指导。首先,专家组来到陡山村小林场基地,针对“出笋少、竹杆发黑”等现象,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副教授李丽指出竹林存在病害、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竹子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讲解病害防治方法,建议当地响应“以竹代塑”号召,发展精细化竹编手工业,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实现持续化发展,并表示后续可提供竹子种植相关的技术指导。
在陡山村百草园基地,省农科院研究员、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站站长宋宏峰详细询问了丑桃的病虫害防治及市场销售情况,分析了“主杆型”和“V字型”两种树型对产量的影响,针对种植户提出亩均农药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社省委农林专委会委员、省农科院研究员张丽霞对桃子保鲜方面加强冷链物流建设、结合电商平台拓展桃干加工等多元业态给予建议。
在石马山生态农业基地,省林科院研究员窦全琴对当地碧根果种植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存在品种老化、苗木密度高、挂果少等问题,现场对碧根果苗木灌溉、修剪等进行技术指导。此外,专家讲解碧根果“果材两用”知识,向种植户宣传免费提供优良碧根果种苗的利好政策,种植户认真听讲,并用手机拍摄记录。
在金缘大雨山生态农场基地,调研组了解到,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打造了集中草药种植、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园区内种植了桑黄、芍药、菊花等药用植物,并开发了养生茶等衍生产品。专家建议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康养旅游,打造特色品牌。
最后,调研组的农林专家和陡山村林果种植户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种植户代表针对近年来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型问题向专家寻求帮助,专家团队认真倾听记录,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意见。座谈上,社省委农林专委会主任、省林科院副院长王保松表示,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央统战部交给各民主党派的重要任务,很荣幸能为盱眙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通过此次调研发现两方面显著问题:一是陡山村主导产业的系统技术有待提升,种植户未完全掌握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二是低效林地多,果木密度高导致产量低。为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树立系统化管理观念,从种植到产业需要统一协调规划;二是陡山村既有山地又有湖泊的地形相对复杂,建议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及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当地特色品牌;三是林果栽培方面注意“四化”——灵活化、标准化、机械化和制度化;四是形成长久持续化机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政协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希望充分利用民主党派制度优势真正达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效果。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远涵对社省委农林委员会专家团队本次来盱调研表达了感谢,表示将认真研究调研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希望能与专家团队建立长效交流机制。下一步,将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积极借助九三学社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为陡山村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并加强各方工作的沟通协作,努力打造更具特色、更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实践模式。